Skip to main content

蚊蟲藥膏別亂用 藥師提醒:嬰幼童少碰薄荷油!

發布日期:109-07-09

夏日氣溫節節高升再加上雨季,容易孳生許多蚊蟲,有時晚上才剛睡著,耳邊就響起「嗡嗡嗡……」的聲音,睡醒時更是左、右邊都被蚊子咬了一個包,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藥品,緩解叮咬後的紅、腫、癢呢?

目前市售蚊蟲叮咬藥膏,大致可分為以下4類。

⑴抗組織胺:主要用途為緩解紅腫及止癢,是最常見的止癢藥物。

⑵局部麻醉劑:此成分常和抗組織胺一起製作成複方藥膏,本身並無消炎等相關效果,但藉由局部麻醉效果可麻痺搔癢感,使紅腫癢的部位較不易因抓癢產生傷口。

⑶類固醇:主要以消炎作用來達到止癢的目的,有些家長會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但其實只要避免大面積塗抹並短期使用(盡量勿超過7天),治療效益很好,皮膚變薄及色素沉澱等副作用也較不會發生,須注意的是若已產生傷口,則不可使用類固醇藥膏,以免因免疫反應抑制,傷口更易遭感染。

⑷抗生素:當傷口出現破皮抓傷的狀況時,可使用抗生素藥膏(Bacitracin、Polymycin B、Neomycin),以免因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症狀。

彰化縣衛生局提醒,當嬰兒及2歲以下幼童如需使用含薄荷(Menthol)、樟腦(Camphor)等成分的外用止癢藥品,因可能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及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故使用前務必詢問醫師或藥師。而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俗稱蠶豆症)患者應避免樟腦製劑,文獻上也曾有蠶豆症患者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後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報告,使用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通常外用藥膏只是局部作用,較無全身性的副作用。但若不當使用,仍可能發生嚴重不良反應,遇到相關藥物問題時,請找專業醫師或藥師諮詢喔!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771期

聯絡資訊
服務科室

藥政暨物質濫用防制科

服務人員

張巧昀

服務電話

04-7115141 轉 5405

服務傳真

04-7116508

健康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