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藏在海鮮裡的危機!認識腸炎弧菌

發布日期:113-06-11

最近天氣炎熱,許多民眾喜歡享用海鮮大餐。然而,您知道嗎?海鮮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導致腸炎弧菌食品中毒!

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主要生長於溫暖的海域,多分布於近海或出海口水域,尤其在底泥、懸浮物、浮游生物及魚貝類中。因此,若生鮮魚貝類帶有此菌,可能會透過菜刀、砧板、抹布或容器具等,或是手部未保持清潔而造成交叉污染,引起食品中毒。

    腸炎弧菌在30℃至37℃時繁殖速度快,約15分鐘內可增加1倍的數量。因此,食品只要經少量的腸炎弧菌污染,短時間即可達到致病菌量。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發冷與發燒等,潛伏期約4至90小時,輕微者可於數天後自行痊癒,死亡率約0.1%。

預防三原則—清潔、加熱、冷藏
    腸炎弧菌在淡水中不易存活,因此,生鮮魚貝類可使用大量自來水清洗去除此菌。腸炎弧菌對低溫敏感,在10℃以下,不但不生長且易致死,因此可用低溫冷藏抑制其繁殖;此菌亦不耐熱,在60℃下加熱15分鐘即易被殺滅,故在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並儘量避免生食。在保存上,若生鮮食品與熟食同存放冰箱中,熟食應覆蓋完整並置於上層,以免受生鮮食品的污染。

藏在海鮮裡的危機!認識腸炎弧菌

【圖片及參考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74期】

聯絡資訊
服務科室

食品衛生科

服務人員

劉佩汶

服務電話

04-7115141 轉 5708

服務傳真

.

健康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