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適逢冷熱交替的換季期間,隨著季節的變化,許多人可能會感受到情緒的波動,甚至出現憂鬱或低落的情況。這種現象與季節變化有關,尤其在秋冬季節,白天變短、氣溫下降,可能會導致情緒問題加劇,有時容易發展為季節性情緒疾患(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
什麼是季節性情緒疾患?
季節性情緒疾患是一種憂鬱症的亞型,通常在每年的特定季節出現並持續至少兩年。主要症狀包括憂鬱、無力感、焦慮、注意力難以集中和睡眠問題等。
如何改善季節性情緒疾患?
- 戶外活動:白天時多進行戶外活動,適度曬太陽,並保持運動習慣,不僅增強體魄,也能舒緩壓力。
- 規律作息: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有助於調整生理時鐘,改善情緒問題。
- 社交互動:與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互動、分享情緒,幫助情緒調節。
打破精神疾病偏見
精神疾病時常受到社會誤解和污名化,但實際上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療的,患者只需遵循醫囑,規律服藥,病情大部分可以獲得控制和改善。如果民眾發現自己或身邊的親友在情緒上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建議可以就近至各大醫療院所身心科門診進行諮詢,也可以利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諮商服務尋求進一步的協助。
社區心理諮商線上預約:https://center.chshb.gov.tw/counseling_list_agree.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