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截至2024年底,65歲以上長者人數突破420萬人,占總人口比率達18.9%。面對老化浪潮,如何協助長者延緩退化、維持自主生活能力,是當前健康政策的重要課題。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強調,透過規律運動可有效降低長者衰弱與失智風險,幫助長者在地安老、健康老化。
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每4位長者中就有1位可能存在行動功能衰退或肌少症風險,若未及早介入,可能導致跌倒、住院甚至失能,對長者本人與家庭皆造成壓力與負擔。國健署建議,長者應每週至少運動5天、每日30分鐘,透過持續訓練提升體力、穩定情緒與腦部靈活度。
為此,國民健康署推出「居家九式運動」,包括:步行、扭毛巾、舉水瓶、起立坐下、上下樓梯、拍氣球、走8字步、手臂向上及腿部伸展,皆為簡單易行、無需器材的安全動作,適合在家中進行,建議家人陪同訓練,提升互動與成效。此運動可有效增強肌力、平衡與心肺功能,降低長者跌倒及衰弱風險。
提醒您,長者進行運動時應穿著舒適服裝與運動鞋,選擇光線明亮、無障礙物的空間,並留意身體反應,若出現暈眩、疼痛、呼吸困難或心悸等情況,應立即停止訓練。此外,建議搭配攝取高蛋白質飲食,如肉類、魚類、蛋與乳製品,增強肌肉與骨骼耐力,促進健康老化,活出有品質的銀髮生活。
📌 詳細資料請參閱:
https://reurl.cc/K8q9Mp
📚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行政院主計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