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若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神經與血管的損傷。其中,「糖尿病足」是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由於神經受損,患者對疼痛或溫度變化的感覺變得遲鈍,稍有小傷口或水泡未被察覺,再加上血液循環不良,使傷口癒合變慢,可能最終導致感染甚至截肢。因此,完善的足部照護,是糖尿病患者維持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
首先,每日檢查雙腳 是最基本的步驟。可利用鏡子或請家人協助觀察是否有紅腫、水泡、傷口或變色情形。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其次,保持足部清潔與乾燥,每天以溫水清洗雙腳,避免使用過熱的水,以免燙傷;清洗後要輕柔擦乾,尤其是腳趾縫間,防止潮濕引起感染。
此外,選擇合適的鞋襪 也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應穿著柔軟、透氣、尺寸合宜的鞋子,避免磨擦造成傷口;襪子應保持乾淨,並選擇無緊束口的棉質材質。不要赤腳行走,即使在家中,也應穿著拖鞋或室內鞋,以防踩到尖銳物受傷。
良好的血糖控制 是預防糖尿病足的根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遵從醫囑服藥與定期檢查,能有效減少神經與血管的傷害。此外,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專業足部檢查,讓醫療人員評估血流與感覺狀況,及早發現潛在問題。
糖尿病足看似從小傷口開始,卻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糖友們只要落實每日護足習慣,就能遠離糖尿病足的威脅,走得更穩、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