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落實防疫並注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

發布日期:114-11-25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5)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例如家庭、校園、安親班、托嬰中心及室內兒童遊戲場等,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持續教導學幼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學幼童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流行期間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處腸病毒流行期且疫情持續上升,第47週(11月16日至11月22日)全國門急診就診計11,893人次,較前一週(11,444人次)上升3.9%;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全國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今年全國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7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衛生局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或小孩都有感染風險,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保持幼兒活動空間環境通風,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消毒效果有限,平時消毒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含氯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漂白水)針對幼兒常接觸表面進行消毒;如處理腸病毒病人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時,則使用濃度1,000 ppm的含氯漂白水(10公升清水+200毫升漂白水);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需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未及時治療可能迅速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另5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彰化縣四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秀傳紀念醫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落實防疫並注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圖片1
聯絡資訊
服務科室

疾病管制科

服務人員

黃家𦰐

服務電話

04-7115141 轉 5122

服務傳真

04-711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