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認識貝類引起之食物中毒

發布日期:108-03-05

有部分老饗喜歡生吃牡蠣、扇貝、鮑魚、蛤蜊及淡菜等貝類水產品,因為口感鮮甜滑順,但貝類如果處理、烹調不慎,有可能引發食品中毒。貝類水產品有2大類中毒機制:微生物汙染及貝類毒素中毒。
    貝類若遭生長環境中的微生物(如諾羅病毒、腸炎弧菌等)污染,且食用前沒有完全加熱,即有可能導致中毒,近年來我國貝類食品中毒的案例,都是此類病毒或細菌所引起;而貝類會攝食藻類,藻類所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藻類毒素」可能大量累積在貝類組織中且相當穩定,即使經過高溫加熱,也不易被破壞;若食用有毒素的貝類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肌肉刺痛、口部及四肢麻痺,嚴重時可能會出現短暫性記憶力喪失、吞嚥困難、呼吸系統中止或致命,不過貝類毒素中毒的案例較為少見。
    提醒民眾避免生食貝類、烹調時應充分加熱,料理前後也需洗淨雙手,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購買、食用貝類時應慎選供應商,避免購買或食用來路不明的貝類水產品。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好文網貝類照片

聯絡資訊
服務科室

檢驗科

服務人員

許淑秋

服務電話

5603

服務傳真

04-71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