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近日國內發生多起腹瀉群聚事件,呼籲民眾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並落實「五要」原則

發布日期:108-03-18

國內腹瀉疫情略升,群聚案件中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彰化縣衛生局提醒,請留意個人健康及飲食安全,並落實手部衛生;餐飲業者務必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管理,有腸胃道症狀員工應避免接觸或調理食品,需等腸胃道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復工,降低諾羅病毒傳播的機會。
衛生局提醒,嘔吐、腹瀉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經由食用到受患者排泄嘔吐物污染的水、食物,或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常見症狀為腹瀉和嘔吐,並可能有頭痛、發燒、腹痛、肌肉酸痛等症狀。由於一般酒精性消毒液對腸胃道病毒的成效不彰,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前應以肥皂澈底清洗雙手,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並避免生食(尤其是生蠔等貝類水產品)。
  衛生局呼籲,要預防病毒性腸胃炎及食品中毒,民眾及食品業者要落實以下「五要」原則:
(一) 要洗手:如廁後、進食前及調理食品前後都需徹底洗淨,有傷口要先包紮。
(二) 要新鮮:食材要新鮮衛生,用水也必須乾淨無虞。
(三) 要生熟食分開:用不同器具處理生食及熟食,避免交互污染。
(四) 要徹底加熱:食物及水要徹底加熱,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五) 要注意保存溫度:未食用完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凍保存,低於5℃才能抑制細菌生長,室溫不宜放置過久。

要預防病毒性腸胃炎及食品中毒,民眾及食品業者要落實五要原則
 

聯絡資訊
服務科室

食品衛生科

服務人員

林芳娥

服務電話

5701

服務傳真

04-71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