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我們關心的蔬菜農藥殘留健康風險

每當消費者看到蔬果等農作物使用農藥的消息,總是很容易把農藥和毒藥聯想在一起,因此覺得自己吃進了農藥而心生害怕。其實農藥不一定是毒藥,只要在施用時用對的方法、用在對的作物、以及施用正確的量,那麼風險(危險性)就很小,並能提供較高的食物供應量。
  首先政府會決定哪些農藥是可以用,何種農藥是不能用的,接下來就必需對農藥進行登記管理工作,農民需要接受用藥教育、農藥販賣商也會被要求接受教育及管理,然後再訂定安全採收期及殘留農藥的安全容許量,同時還會到田間、市面上及港口、機場等邊境對產品進行抽驗,以了解其殘留農藥是否超過標準。
  目前政府訂立了「殘留農藥的安全容許量(Maximum Residue Level, MRL」,這個標準是政府用來確認農民是否依規定用藥,以及對不合格的產品採取行動的一個界線,並非超過此限量就是不安全。
  彰化縣衛生局呼籲農民要遵守農藥的使用規定,在安全期之後進行採收。一般消費大眾可以用去皮、沖洗、烹煮、選擇當季的蔬果等方法,來減低農藥的殘留。同時再透過均衡的飲食來分散風險,那麼「農藥的風險就幾乎可以被忽略」,是安全無虞的。
資料參考來源: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物食品安全周報227期
聯絡人及電話:檢驗科 江秀絨(04)7115141轉601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