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5歲民眾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每天睡前有喝牛奶的習慣,但因感冒當晚未喝牛奶,結果隔日清晨發現老先生已神智不清,無法喚醒,即刻送往醫院,經檢查血糖值每百毫升液內的血糖含量只有三十毫克,幸在治療後已無大礙,未釀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通常發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降血糖藥物、飲食及運動三者之間不平衡所造成,如未進食或吃得太少;太晚進食;未按時間進食點心;口服降血糖藥物劑量太多;胰島素注射過量;過度運動未補充食物;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和進食時間未配合等都是造成低血糖的原因。而發生低血糖的初期症狀會讓人感覺全身無力、焦躁不安、心跳加速、手腳發抖、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頭痛、舌或唇有麻木感、飢餓感,當血糖繼續下降時,注意力就無法集中、坐立不安、視力模糊、複視、暈眩、反應遲鈍;甚至抽筋、昏迷。
那如何搶救低血糖呢?遇到低血糖,在意識清醒而且可以吞嚥的情況時,應立即吃入下列任何一種食物來救急:如「方糖3顆」、「果汁半杯」、「含糖飲料」、「蜂蜜一湯匙」,如果十分鐘後症狀仍未改善,可再重複吃一次,當不適症狀消失後,應盡速進食正餐或點心,如牛奶、土司或餅乾,以防止再次血糖下降;若低血糖反應未見改善就應立即求醫;如遇意識不清,則不可進食以免阻塞呼吸道造成危險,應馬上送醫處置。
因此,建議患有糖尿病之病患,平時應養成定食定量、不可空腹運動、要長時間或大量運動前,需進食點心、口服降血糖藥需在餐前或餐後立即服用,不可相隔太久、胰島素注射劑量要正確,注射後半小時內應進食、隨身攜帶糖,以備血糖降低時食用。再者,鼓勵病友自備血糖機,作好血糖自我監測並記錄,以隨時了解血糖控制狀況,來作為照護人員對病患用藥或注射胰島素的參考指標,那麼,糖尿病患不僅可以控制得宜,對自己的生命將更有保障。
聯絡人:企劃資訊科 柯千宜 聯絡電話:7115141轉208
(歷史訊息)(歷史訊息)(歷史訊息)(歷史訊息)糖尿病人發生低血糖該怎麼辦?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