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氣候天氣多為炎熱和潮濕,當食物儲藏或烹調不當時,便容易變質而有中毒之風險。因此如何正確地處理和儲存食物,避免食入不潔的、腐敗的、或製作不當之食物,就顯得格外重要。
我們可藉由以下幾點,來為食之安全作把關:
1.選擇信譽好的商家購買食物。
2.選購時應留意食物外觀有無異常或變壞。
3.如廁後、煮食前及進食前皆需用肥皂洗手。
4.保持廚房清潔;砧板及刀具使用前後皆需清洗妥當;並分開使用生食與熟食用具。
5.冷凍食物應置於冷藏庫中解凍,不宜在室溫中解凍。
6.葉類蔬菜烹調前須清洗妥當,以降低農藥及細菌之殘留。
7.肉類及貝殼類之食材避免生食,須徹底煮熟才可食用。
8.烹煮好的食物應盡快食用並蓋好,若仍有剩飯及剩菜亦應盡快冷藏於攝氏4℃或以下,以確保食物不易變壞。
9.進食有益健康的食物及飲用煮沸過的水。
民眾在處理及儲存食物時,應遵守良好的衛生習慣,並留意中毒風險較高的食品(鮮榨果汁、燒臘食品、生魚片、壽司等),此外存放多天的剩菜、剩飯,即使經過加熱也仍有引起食物中毒之機率。因此,當對食物的安全有疑慮時,就不要再食用,嚴防食物中毒。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 260 期
聯絡人及電話:檢驗科 陳維修(04)7115141轉603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