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的馬鈴薯為什麼不能吃? 若為了愛惜食物,挖掉發芽的部分是不是就可以吃了呢?
馬鈴薯為茄科植物,於生長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天然毒素「茄鹼」(Solanine, 又稱為龍葵鹼)來抵抗病蟲害,隨著馬鈴薯逐漸成熟,茄鹼的含量便會降低,故食用成熟馬鈴薯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也不至於引起中毒。但當馬鈴薯發芽時,茄鹼可能會增加5-6倍,即便挖除發芽的部分毒素仍然存在,且茄鹼對熱穩定,烹煮也不易受到破壞,故煮熟後仍會吃到過量的毒素,導致中毒情形發生。
食用未成熟或發芽馬鈴薯之急性中毒症狀:一般在食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發病,先有咽喉及口內刺癢或灼熱感,繼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輕微中毒者1~2天內自癒;重者則因劇烈嘔吐而導致脫水、電解質不平衡及血壓下降;更嚴重者甚至會昏迷、抽搐、因呼吸中樞麻痹導致死亡。
建議民眾選購馬鈴薯時盡量挑選表皮完整、沒斑點與傷痕且觸感堅實光滑的馬鈴薯;勿挑選發芽或芽眼處表皮較綠的馬鈴薯。貯藏馬鈴薯可整顆擺置於陰涼通風處,亦或煮熟後再冷凍保存。為避免急性中毒發生,再次提醒民眾:「發芽的馬鈴薯請勿食用」。
連絡人:檢驗科 陳維修7115141轉604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陳維修
服務傳真
(04)7113174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