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出國留意飲食衛生 預防腸胃道傳染病

出國留意飲食衛生 預防腸胃道傳染病(2009/02/27 )

  國內所有腸胃道傳染病大概有三分之ㄧ是從境外移入,包括印尼、泰國、柬埔寨、中國大陸、越南、緬甸這些國家。除了有食物中毒之外還有一些法定傳染病,像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阿米巴性痢疾等。大都經由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所造成,最主要的症狀是發燒、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
  阿米巴性痢疾為法定傳染病之一,發病中患者之含痢疾阿米巴囊體排泄物為本病之傳染窩,其傳染方式經糞口途徑傳染,主要藉由糞便中之囊體污染的飲用水、食物或病媒(如:蟑螂、蠅)傳染;亦可能由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造成,糞便中之阿米巴蟲囊體所污染的飲用水可引發大規模之流行,但一般之感染均從不潔之手或飲食中沾染囊體經口而感染。患病的急性期,如糞便中僅排出活動體(trophozoites),因活動體無法於環境中生存,且即使誤食時,亦會被胃酸殺死,故不具傳染力。潛伏期之長短極為懸殊,可由數日至數月以上不等。
  民眾於返國入境時,則應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或黃疸等症狀時,應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填寫「傳染病防制調查表」,另有些民眾是在返國後一月內出現上述不適症狀,很可能也是在國外旅遊時感染了傳染病,故仍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提供醫師診治參考。
  旅行業者於安排旅行團餐飲時,應選擇當地安全衛生的餐飲業者,避免危害旅客的健康;對於民眾而言,如欲參加旅行團出國旅遊,也應要求旅行業者提供安全衛生的飲食。
  衛生局提醒民眾,出國旅遊應注意飲食衛生,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冷食物、不食用路邊攤食品,飲用水也必須煮沸或使用瓶裝之礦泉水,以及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飯前、便後正確洗手等。在欣賞風景名勝及品嚐地方美食之餘,別忘了注意自已身體的健康,並了解相關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以讓行程留下美好的回憶。
資料參考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防疫專區
聯絡人及電話:檢驗課江秀絨(04)7115141轉601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