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溴酸鉀

溴酸鉀是什麼?為何要添加溴酸鉀?對身體又有什麼危害呢? 96年據報載中國檢出美國寶僑家品公司生產的品客(PRINGLES)洋芋片,以及日本百邦株式會社生產的BOURBON筒裝原味洋芋片及紫菜洋芋片產品,含有禁用添加物溴酸鉀的消息,當時曾震驚社會,造成民眾極度恐慌與不安。
  溴酸鉀是一個無機鹽,室溫下為無色晶體,分子式為KBrO3是一種強氧化劑,曾經是衛生署公告准許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可用於麵包、糕餅及麵粉,以增加麵糰的穩定性及麵包體積,但最終不得殘留於產品中。在老鼠的長期口服毒性試驗中發現,溴酸鉀會造成腎臟腫瘤、腹膜間及甲狀腺小囊腫瘤等,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2年的審查報告認為,溴酸鉀是一種致癌物,而且烘焙後的麵包仍有微量的溴酸鉀殘留,因此報告中亦作出不宜再添加於麵粉的結論。而依據國際癌症中心(IARC)在致癌分類上,溴酸鉀是屬於Group 2B的可能人類致癌物。
  衛生署於83年即公告禁止使用溴酸鉀,若使用即屬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二條「食品添加物之品名、規格及其使用範圍、限量,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的行為,依法應處罰鍰並銷毀產品。在英國、歐盟、澳洲、紐西蘭等國均已立法禁止使用,惟日本准用於製作麵包的麵粉原料,其限量在0.030 g/kg以下﹙以溴酸計﹚,但是在最終食品中不得殘留,美國亦准用於麵粉中,限量在50 ppm (百萬分之ㄧ)以下;於全麥麵粉中,限量為75 ppm以下。〈本文轉載自行政院衛生署第117期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聯絡人及電話:檢驗課王惠珠(04)7115141轉601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