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全緊急醫療體系,增進民眾自救救人的基本急救知能,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教育,為近年來所致力推廣的急救技能。當人體因呼吸心跳終止時,心臟、腦部及器官組織均將因缺乏氧氣之供應而漸趨於壞死。故如能於民眾突發心跳停止四分鐘內迅速施予心肺復甦術,將可保護腦細胞及重要的生命器官不致繼續受損。心肺復甦術(CPR)雖然可以維持心臟及腦部血流,但要將心室顫動轉變成正常的節律則需仰賴電擊。根據統計,若能在一分鐘內立即給予電擊,心跳回復正常節律的成功率可高達百分之九十,若能在五分鐘內進行電擊,成功率至少也有百分之五十。
目前於國外的公共場所常見設置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以備民眾突發心跳停止,就醫之前的緊急處置,由於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操作便利,使用人員只要接受正確的訓練,使用時跟隨機器指示就能順利執行,因此,亦有「傻瓜電擊器」之稱。我國AED之使用,多由受過專業訓練之救護人員操作,為把握攸關生死的黃金急救時間,衛生署於97年1月17日召開「急救教育訓練推廣」研商會議,決議將推廣全民CPR+AED之訓練,初期以大型場所且人口眾多的地點(如:車站、機場、捷運站、法院…等)及偏遠之觀光旅遊地區,為首要推廣設置之場所,各該場所之工作人員需接受CPR與AED訓練,其訓練內容包含示範教學與實地操作演練,僅需半天時間,即可輕鬆習得救命技巧,助人利己。
衛生局97年3月20日行文至各大型公共場所主管單位協助調查辦理工作人員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使用訓練及推動設置AED事宜。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呼籲社會各界,生命掌握在你我手中,輕鬆易學的CPR+AED訓練,將會為您及身旁的人,提供多一重安心保障。
聯絡人及電話:王曉琪(04)7115141轉305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