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校園午餐食品衛生安全,確保本縣12萬多名國家未來主人翁之健康安全,衛生局推動「學校營養午餐金健康計畫」,結合教育處、學校、本縣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餐盒工廠及生鮮食材供應業者共同合作執行,以系統性ㄧ條龍的管理方式,建構本縣衛生安全、營養健康及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校園優質午餐環境。
學校午餐對學童的健康發展與飲食教育非常的重要,本縣政府特自98年2月起開辦本縣國中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同時推行「週一無肉日計畫」,主要在照顧學生的健康發展與營養並減輕家長負擔。惟近幾年來國內相繼發生塑化劑、過期食材、斃死豬肉及毒澱粉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除違害民眾飲食衛生安全外連校園午餐亦遭受波及。縣長卓伯源關切營養午餐衛生問題,指示衛生局及教育處,應在食品安全問題的因應策略上力求創新,持續強化對營養午餐之衛生管理,以全面提升校園的食品安全。
「學校營養午餐金健康計畫」的管理重點包含「食材來源管理」、「午餐衛生管理」及「食品安全通報」三大方向,並依此擬定下列六大行動方案:
ㄧ、建立午餐食材追蹤追溯制度:全面掌控各項食材供應商及上游製造商資料,以及其供餐供貨流向。
二、落實食品技師及衛管人員雙層管控:餐盒工廠由食品技師及衛生管理人員通力合
作,共同管理午餐安全。
三、成立學校午餐稽查小組:由衛生局衛生稽查員組成學校午餐稽查小組,連結學校自主管理,從食材供應商、學校廚房、餐盒工廠到送餐現場層層把關,進行查核,確保從食材到餐桌之安全。
四、建立食品安全通報網絡:建立學校、廠商、教育處及衛生局之食品安全事件通報網絡,阻絕不法食品進入校園。
五、公開菜單:定期每週五於各校網站公開下週之菜單,供家長查閱。
六、訂定公會自律公約:透過餐盒工廠自定公約,自我規範,提高管理成效。
衛生局表示,本計畫將於今(102)年新的學期開始推動,本縣16家廠商及215所學校都已做好萬全準備。透過此六大行動方案之執行將可有效掌握食品的來源流向,提高午餐從源頭到餐桌之衛生安全,另透過食品安全通報機制的建立及廠商自律,更能有效杜絕不法原料混入午餐食材,達到確保校園午餐衛生營養之目的。
聯絡人及電話:食品衛生科 游明鐶7115141轉705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