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瘦喔!”將不再只是罵人的代名詞了!因為當您的脂肪過度堆積在腹部時,將會引起很多代謝失調的病症,包括血糖上升、血壓上升、血脂不良等「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調查發現,國內成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百分之十五,且國人十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的死亡率也高達三成左右。
那甚麼是「代謝症候群」呢?它不是特定的「疾病」,而是指一群危險因子的集合,是健康危險的警訊。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定義我國代謝症候群之臨床診斷標準,包括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女性>=80㎝)、血壓上升(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空腹血糖值上升(FG>=100 mg∕dL)、三酸甘油脂上升(TG>=150mg∕dL),以上5項危險因子,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稱之「代謝症候群」。其中腰圍的監測是最簡易、在家可測量更具指標意義。根據國內研究發現,男性腰圍高於90公分、女性腰圍高於80公分、腰圍每增加1公分,罹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就會比一般人增加2-6%,由此可見其威脅性。
如何測量腰圍呢?很多人方法錯誤,尤其有脾酒肚的人,常會”忽略”最寬廣的部份。正確測量腰圍的方法為,首先準備一條皮尺,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將皮尺繞過腰部,把皮尺的高度調整在側腰骨盆上端骨頭上緣、肋骨下緣的中間,皮尺貼合皮膚、吐氣,量取腰圍即可完成。
因此,為避免罹患「代謝症候群」上身,應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避免肥胖、清淡飲食及培養適當的運動習慣。下次,您遇到親朋好友時問候一聲「量了沒?」,將是最好最貼心的問候。
聯絡人及電話:衛生局企劃課林慧玲(04)7115141轉208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