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腸病毒定點醫師監測值已高於預警值,民眾務必小心防範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及死亡病例,為住雲林縣的新生兒,不幸於5/2死亡,分離出腸病毒伊科病毒第6型(Echovirus 6),並經疾病管制局審查為確定病例。臺灣地區腸病毒流行期約為每年的4-10月,依據疾病管制局定點醫師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病例比率已連續7週呈現上升趨勢,最近1週腸病毒病例比率更高於預警值。
彰化縣衛生局截至5月初已完成腸病毒防治衛教宣導計78場次、5,354人,對象有教保育人員、社區民眾、志工、學童等。加強幼教保育機構洗手設備共查核642家,查核重點包括:有無提供肥皂或洗手乳、有無提供擦手紙或學童自備手帕、洗手檯高度符合學童身高或備有墊高板供幼小學童使用、是否張貼預防腸病毒;同時考核正確洗手時機:回到家後、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玩遊戲後,正確執行洗手步驟:濕、搓、沖、捧、擦。初查時有20家不合格,經複查已全數符合規定。
彰化縣截至目前並無通報重症病例。衛生局提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要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重症的前兆病徵,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疑似症狀時,應立即轉診至大醫院就醫,以避免延誤醫療之黃金時機。
嬰幼兒保育人員及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須注意自身及其他較大孩童的衛生,尤其自外返家,在接觸幼兒前,務必更衣洗手,以免將病毒傳染給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也要避免攜帶幼兒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或到醫院探病。除了家庭以外,學校也是腸病毒傳播的主要場所,學童若感染腸病毒,最好請假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並避免接觸家中幼兒,也儘可能不要前往安親班;若不克請假,最好配戴口罩,並與其他學童適度區隔,以免將病毒傳給他人,造成疫情擴大。
打擊腸病毒最重要及有效的防範就是徹底洗手,「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要確實施行。一旦有可疑的症狀發生,應迅速就醫,追蹤病情,才能將腸病毒徹底圍勦。
聯絡人及電話:衛生局疾病管制課陳芋如 04-7115141轉103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