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電子媒體報導「其實檳榔只要不包白灰、紅灰這種材料,它也
是對人體有益的一種植物」等口白,嚴重誤導民眾。
有關檳榔果實本身或添加物致癌機轉,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曾邀集世界7個國家16個學者組成工作小組,針對檳榔嚼塊、檳榔子(單獨果實本身,無任何其他添加物)和檳榔所含亞硝基胺的致癌性重新予以評議,並已於2003年8月出版專論,宣布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對人類有致癌性。
嚼食檳榔,除了因為時常咀嚼使牙齒變黑、動搖、磨損及牙齦退縮,而形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
不管是還在嚼食檳榔的人,或是曾經嚼食檳榔已經戒除的人,都可能發生健康危害,所以定期的健康檢查是很重要的,若發現有以下各種情形時即應提高警覺,並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的口腔檢查,或依醫師指示做病理切片檢查:
1.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
去。
2.潰瘍: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之口腔黏膜潰瘍。
3.腫塊: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腫塊。
4.舌之運動與知覺: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導致咀嚼、吞嚥、說
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
5.顎骨與牙齒:顎骨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
6.口腔黏膜之知覺與開口度: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或有刺痛感、
開口受限制、張口時口腔黏膜拉緊。
讓我們一起了解檳榔對健康的危害,一起拒絕檳榔誘惑,向檳榔說〝不〞!
聯絡人及電話:衛生局保健課蔡秋香(04)7115141轉507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