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健康的下一代,行政院衛生署自7月1日起,將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篩檢項目擴大範圍,除原來的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半乳糖血症及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俗稱蠶豆症)等5項外,增列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楓糖漿尿症、中鏈醯輔酶Α去氫酶缺乏症、戊二酸血症第一型、異戊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6項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項目,計11項。並提高篩檢補助費用,由原來的100元增為200元,民眾只要自付350元;而低收入、山地、離島偏遠地區則由政府全額補助。
新生兒篩檢於74年起對國內出生的每一個新生兒,全面、常規篩檢特定之先天代謝疾病,86年後的篩檢率高達99%,主要在寶寶出生滿48小時(或餵奶滿24小時),採集腳跟血做篩檢,約為2週即可得知結果,藉此找出高危險群的個案。
新生兒篩檢主要目的,是為早期發現孩子是否罹患先天代謝異常性疾病,以掌握黃金治療期提供早期療育,讓疾病對於身體智能的傷害降低,也能讓父母及早接受產前遺傳諮詢服務,避免再度發生悲劇。 新增項目主要能早期篩檢及有效掌握胺基酸、脂肪酸代謝異常及有機酸血症等多種疾病,確認診斷,並給予適當治療,以防範後遺症的發生,減輕家庭與社會的負擔,讓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衛生局建議家長於寶寶出生後即應接受篩檢,如果無法於住院期間接受篩檢,則須於一個月內返回原接生醫療院所接受篩檢,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而且在尚未知道篩檢結果之前,請不要讓寶寶接觸奈丸(俗稱臭丸)、也不可任意服用藥物,並應接受醫療院所之建議。
聯絡人及電話:衛生局保健課技士邱翠容(04)7115141轉506
內容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