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認識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會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臺灣日本腦炎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國內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日本腦炎不會經由人直接傳染給人,因為病人的血液中通常測不到病毒的存在。

  日本腦炎的潛伏期一般為5~15天,大部分患者為無症狀感染,少部分病例會產生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除了前述症狀,還可能發生昏迷、痙攣等症狀,而導致神經、精神性後遺症或死亡,致死率為20~30%。日本腦炎的恢復期較長,所造成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等,精神性後遺症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

  提醒您,目前已進入日本腦炎流行期,請民眾加強防蚊措施,預防日本腦炎請注意以下事項:

  (一)依規定時程接種疫苗,家中如有未完成疫苗接種之適齡嬰幼兒,照顧者應儘速帶往當地衛生所或指定醫療機構完成接種,以避免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二)臥室及起居室安裝紗門,並使用蚊帳。

  (三)民眾應盡量避免於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若無法避免,請穿著長袖長褲、身體裸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蚊蟲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許淑秋
服務傳真
(04)7113174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