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認識化粧品防腐劑-甲醛釋放型防腐劑

  提到甲醛,很多人的疑問是:「甲醛不是人類可能的致癌物質嗎?化粧品可以使用會釋放甲醛的防腐劑嗎?」,其實自然界中本來就存在微量甲醛,大部分動植物在新陳代謝及微生物天然發酵過程中,都會產生微量甲醛,包括蔬菜、水果、魚類、甲殼類及蕈菇類,天然發酵產品如啤酒等也都含有微量的甲醛。化粧品的水含量高又富含有微生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很容易受到微生物汙染而變質,再加上夏季高溫炎熱,所以為了能夠在室溫下貯放一定時間,業者會適度添加防腐劑,來防止產品腐敗以確保產品品質。

  目前衛生福利部公告可以使用在化粧品的防腐劑共有47種,其中包括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DMDM Hydantoin)、咪唑烷基脲(Imidazolidinyl urea)、季銨鹽-15 (Quaternium 15)、溴硝丙二醇(Bronopol)、雙烷基咪唑脲(Diazolidinyl Urea)、羥甲基甘氨酸鈉(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烏洛托品(Methenamine)、甲醛苄醇半縮醛(Benzylhemiformal)等9種甲醛釋放型防腐劑。

  依我國管理規定,化粧品使用甲醛釋放型防腐劑之成分作為防腐劑時,其總釋出之游離甲醛(Free Formaldehyde)量,不得超過1,000 ppm,針對含甲醛釋放型防腐劑的化粧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每年都會進行甲醛釋出量的監測,檢驗結果均符合公告限量,因此消費者毋須過度驚慌。

  提醒民眾在選購化粧品時需注意產品標示、保存方式、有效期限,避免購買來源不明、標示不清之產品,並看清楚產品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依標示正確使用產品,適時諮詢專業人員,才是維持美麗的小秘訣。有關化粧品內含有甲醛釋放型防腐劑之相關限量使用規定可至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首頁http://www.fda.gov.tw/TC/index.aspx>業務專區>化粧品>化粧品相關法規>化粧品中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查詢。

(資料摘錄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張慧美
服務傳真
(04)7116508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