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擺脫汗味,止汗5叮嚀

       在秋冬轉換的悶熱季節,只要稍微活動一下,很容易讓人汗流浹背,身上產生一股異味,有些民眾會使用各種止汗制臭劑來抑制出汗情況。止汗制臭劑屬含藥化粧品管理,目前我國核准可使用的止汗制臭劑成分有氯化羥鋁(Aluminum Chlorohydrate)、鋁鋯複合鹽類(Aluminum Zirconium salts)、氯化鋁(Aluminum Chloride)、倍半氯化羥鋁及其衍生物(Aluminum sesquichlorohydrate及其衍生物)、矽酸鋁鋅銀銨(Ammonium Silver Zinc Aluminum Silicate)共5種;此外市售止汗制臭劑產品種類多,常見的有滾珠劑(Roll on)、噴霧劑型(Spray)、固狀劑(Stick)、乳霜劑(Lotion、Cream)及粉末狀(Powder)等,消費者可依使用需求及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提醒您在使用止汗制臭劑時應注意以下5點,才能輕鬆揮別異味更舒爽:
1.購買時要「認字號」看清楚產品外包裝是否有衛生福利部核准之含藥化粧品許可證字號如衛部(署)粧製字第○○○○○○號、衛部(署)粧輸字第○○○○○○號及衛部(署)粧陸輸字第○○○○○○號。
2.使用前要檢查肌膚狀況,除毛刮毛後或肌膚有傷口、發炎等情形要「避傷口」。
3.使用止汗制臭劑要「乾爽用」,最佳使用止汗制臭劑時機是睡前或者是在肌膚乾燥下使用,要避免在大量流汗、散熱後使用
4.使用時更不可以全身塗抹,應該要「限局部」,用於腋下等易出汗部位。
5.止汗制臭劑與常見的保濕化粧品、防曬劑不同,應視情況適量使用,「不過度」使用,以避免肌膚刺激。

      另外提醒民眾,使用噴霧劑型(Spray)之止汗制臭劑產品時,應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吸入,並避免噴灑於臉部及口腔等部位,使用後尚未完全乾燥時千萬不要靠近火源,以避免皮膚灼傷。最重要的是,止汗制臭劑只能緩解出汗狀況,如果是多汗症的患者,仍應就診專業醫師;此外使用止汗制臭劑後,如果造成肌膚刺痛應馬上停止使用,並立即就醫診治。(資料摘錄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張慧美
服務傳真
(04)7116508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