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所引起的感染症,為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的人畜共通感染病,屬於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致病性鉤端螺旋體(pathogenic Leptospires),菌體為細桿狀螺旋型,二端呈現鉤狀具內鞭毛,可經由傷口感染哺乳類動物,主要宿主有老鼠、犬隻、豬、牛、馬、羊等。動物感染鉤端螺旋體後,造成腎臟慢性感染,透過尿液大量排菌,污染水及土壤進而感染人類。感染者的臨床症狀不一,可能沒有症狀或出現急性發燒、頭痛、肌肉痛(尤其常見小腿肚痛)、腹痛、腹瀉、倦怠、結膜出血、腦膜炎、黃疸、急性腎功能不全、出血傾向(腸道或肺部)等現象。
檢驗鉤端螺旋體方式有:(一)臨床檢體(尿液、血液或腦脊髓液)分離並鑑定出鉤端螺旋體。(二)血清學抗體檢測陽性,但無論使用何種篩選試劑檢驗,皆必須使用顯微凝集試驗(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 MAT)作確認診斷,恢復期血清較急性期血清抗體效價≧4倍上升。
提醒民眾:(一)避免在遭受污染的水中游泳或涉水。(二)當工作必須暴露於病源環境時,採用適當的防護措施,如穿戴長靴、手套和圍裙。(三)滅鼠、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四)對畜養動物施打預防性疫苗。藉此降低鉤端螺旋體病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連 絡 人:檢驗科 陳維修 7115141轉604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陳維修
服務傳真
(04)7113174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