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淺談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為極厭氧之產孢桿菌,當環境不適合生長時,會形成芽孢型態以抵抗惡劣環境;然而在厭氧環境下,該菌會快速增殖並產生肉毒桿菌毒素,造成嚴重的神經性中毒。
       肉毒桿菌中毒依感染來源不同,分為以下四型:(一)食因型:感染來源為受肉毒桿菌污染的食物,如罐頭製品、真空包裝製品、家庭式之醃製蔬果、肉類及水產品等,病症有視覺障礙、吞嚥困難、口乾、弛緩性麻痺、嘔吐、便秘或下痢,嚴重時會因窒息而死亡。(二)腸道型:發生在不足1 歲嬰兒,感染來源可能為食入含肉毒桿菌孢子之食品(如蜂蜜)。發生在成人,肇因可能是曾做過腸道手術或腸道菌叢改變者;病症有便秘、昏睡、倦怠、食慾不振、眼瞼下垂、嚥物困難、肌肉張力低下,有時會因呼吸無力衰竭而死亡。(三)創傷型:因傷口深處受到肉毒桿菌污染產生毒素所致,病症類似食因型。(四)其他型:近期曾使用肉毒桿菌毒素(如美容),且排除食因型感染可能性,其病症類似食因型。
       肉毒桿菌檢驗方法如下:(一)病原培養:由糞便、嘔吐物、殘留食品,分離並鑑定出肉毒桿菌。(二) 肉毒桿菌毒素檢出與型別判定:採集發病初期治療前的血清,接種於小白鼠實施毒素之檢出與型別的判定。
       預防肉毒桿菌中毒方法如下:(一)真空包裝製品,應於冰箱冷藏保存。(二)蓋子澎起的罐頭製品,不可食用。(三)家庭自製的醃製品、罐頭及真空包裝食品,煮沸再食用較為安全。(四)1歲以下嬰兒應避免餵食蜂蜜,以降低發生腸道型肉毒桿菌中毒風險。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陳維修
服務傳真
(04)7113174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