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認識漢他病毒感染症

  近來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3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均位於高雄,前2例是家庭聚集感染,4月份一例為男性市場魚販,衛生單位在其周遭捕獲7隻溝鼠,其中2隻檢出漢他病毒陽性,疾管署研究顯示巿場、夜市住民及工作人員為感染漢他病毒的高危險群。
  依漢他病毒感染型別不同,分為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及漢他病毒出血熱二大類,皆由漢他病毒感染引起,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囓齒類動物為主要宿主,尤其是環境中常見的老鼠,人通常是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且帶有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而受到感染,一般情況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12~16天,症狀包括發燒、血小板減少、急性腎衰竭三大表徵,伴隨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不等程度出血現象並侵犯腎臟等 。漢他病毒肺症候群症狀為發燒、疲倦和嚴重的肌肉痛,伴隨有頭痛、胃部不適等現象,發病4至10天後會出現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一旦心臟及肺部不適症狀出現後,很快就會出現呼吸衰竭與休克。
  預防感染漢他病毒必須採取防鼠滅鼠相關措施:(一) 不讓鼠來:住宅及各種公共場所包括餐廳、市場、小吃攤、食品工廠等應特別注重環境清潔與衛生,一旦發現老鼠蹤跡應立即展開滅鼠及消毒工作 ;清理鼠類排泄物時,應先配戴口罩及橡膠手套,並用稀釋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cc市售漂白水)或酒精進行噴灑,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清理,以策安全。(二) 不讓鼠住:民眾平常應留意生活周遭老鼠可能入侵的範圍,同時清除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如倉庫、儲藏室等。(三) 不讓鼠吃:家中的廚餘和垃圾隨時丟棄或密封,食物及動物飼料應妥善保存,避免老鼠囓食以斷絕鼠糧。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政策可有效預防感染漢他病毒。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陳姵嫙
服務傳真
(04)7113174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