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防蚊液改為「乙類成藥」

炎炎夏日,面對蚊蟲孳生的季節,防疫大戰開始!

目前含有DEET成分之防蚊產品,用途(適應症)為「驅逐蚊、蜱(壁蝨)、蚤」,濃度在12-50%間,食藥署「指示藥品及成藥諮議委員會」在安全性及可近性之整體評估下,將含DEET(Diethyltoluamide)成分且含量在15%以下的防蚊藥品,從「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改列為「乙類成藥」。以後不單可在藥局買得到,平常的百貨、雜貨店或餐飲服務業也能販售,民眾最常購物的各大便利商店也可販賣,增加民眾購買防疫產品的便利性,同時該等防蚊液,也可透過網路販售直接購得。

提醒您,在使用防蚊液前,務必詳閱藥品說明書(仿單),包括使用方式應為距離皮膚或衣物10-15公分,緩慢噴灑;使用於臉部時,請先噴於手掌再塗於臉部,並避開眼、口周圍,若有傷口、過敏或曬傷的皮膚,請不要使用;夏天與防曬產品一起使用時,應先使用防曬產品,間隔5-10分鐘,再使用防蚊液,以免皮膚過敏不適。提醒家長們,用於孩童時,應由成人噴於手掌再塗抹孩童,但未滿6個月的嬰兒,請勿使用。倘若誤觸眼睛,應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10-15分鐘,有皮膚不良反應,或任何不適症狀,請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師藥師藥劑生,以確保用藥安全及維護自身健康。(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消息)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梁惠雯
服務傳真
(04)7116508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