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自今年7月以來已出現1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11例發生於北部地區,北部過去較少發生本土登革熱疫情,以致民眾警覺性較低,惟全國均有登革熱病媒蚊活動,一旦有孳生源就存在感染風險,衛生局提醒民眾應針對居家環境易忽略的孳生源加強整頓。
嘉義以北登革熱病媒蚊以白線斑蚊為主,主要棲息於室外,且多在離孳生源不遠、陰涼不通風處活動,日出後1至2小時及日落前2至3小時為叮咬高峰。提醒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使用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乳),年齡兩個月以下的嬰兒,不適用含有DEET成份的防蚊藥劑,建議以外在遮蔽的方式(例如淺色長袖衣褲及蚊帳)防止蚊蟲叮咬。
社區巷弄、居家環境潛藏各式各樣民眾意想不到的病媒孳生源,衛生局例行性的登革熱密度調查,發現容易被忽略的孳生源有冷氣機集水桶、盆栽底盤、屋簷排水槽(俗稱天溝)、懸吊電線塑膠管及塑膠椅凹陷處等容易積水處。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家戶內外積水容器,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容器予以清除,若有大型廢棄容器如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以去除斑蚊蟲卵,並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每週檢查、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
衛生局再次提醒,澈底清除孳生源是登革熱防治的根本,民眾務必配合各項防治工作,主動清除居家內外的積水容器,才能有效阻斷疫情傳播;切勿拒絕、規避或妨礙主管機關之相關調查及處置,或製造髒亂孳生登革熱病媒蚊,以免受罰。另請醫療院所加強警覺,針對疑似個案可運用登革熱快速診斷試劑檢驗,並儘速依法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預防登革熱專區」(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