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訊息)甚麼是重組肉與一般肉?

 甚麼叫做重組肉?其實顧名思義就是將分散地肉再重新組合起來成為一塊肉,但是其實烹調後幾乎無法分出重組肉與一般肉的差別。但是由於重組肉取得較一般肉容易且方便料理,因此市面上常見的漢堡肉、肉排等都有可能是重組肉。但是其實重組肉中有著不少的食品添加物,影響了風味、外觀與質地等,常見用於重組肉中的食品添加物有:
1.食品黏著劑:因為重組肉是將碎肉組合在一起,決定了重組肉的外觀及風味等特徵,因此食品黏著劑在重組肉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常見的食品黏著劑如:磷酸鹽(目前為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長期食用可能會造成腎臟損害)、植物性蛋白質或其他碳水化合物。
2.抗氧化劑:由於重組肉是由小碎塊組成的肉片,因此容易因為接觸到氧氣而使氧化速度加速,使用抗氧化劑的目的是要避免食材的顏色和風味受到影響。
3.防腐劑:由於重組肉在製作過程時小碎肉塊會與空氣接觸,不像一般肉內部是屬於無菌的狀態,因此添加防腐劑或抗菌劑是防止在烹煮食材前微生物的滋生。
 衛生局提醒民眾,烹煮重組肉食需完全熟食,並避免重組肉與空氣大量接觸造成微生物汙染孳生的可能。


參考資料:食藥好文網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蕭佑如
服務傳真
(04)7113174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