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爆發黑心油品事件,讓民眾眾聞「油」色變,其中棉籽酚對人體健康影響為何 ? 彙整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說明如下:
棉籽油是以棉籽為原料,經壓榨法或萃取法而取得之油脂。(一)壓榨法:棉花籽經過清洗、去除棉絮及脫殼後,再將脫殼的棉籽壓碎、加熱、壓榨及過濾,取得粗製棉籽油。(二)萃取法:則是將脫殼棉籽經過加熱、壓薄片、萃取、去除溶劑與脫酸,取得一次精製油。因未經過精煉之棉籽油,其外觀會較混濁、色澤較深、易有不良氣味,所以需要再經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臘、脫臭等精製流程,方能取得清澈、透明、無異味及安全的油品,以利販售或者其他調製用途。
而棉花為預防害蟲與疾病,會產生自我防禦物質如:棉籽酚。實驗結果顯示,棉籽酚會造成精子死亡、抑制精子生成以及減少精子數等男性生殖毒性,特別對單胃動物會干擾動情週期、懷孕以及胚胎生成,可能進一步導致不孕。
有鑑於此,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自民國68年起即規範,食用棉籽油需將粗原油經過脫膠、脫酸、脫蠟、脫色、脫臭等精煉加工過程,未精煉之棉籽油不得作為食品使用,並且訂有食用棉籽油品質規定(CNS總號4832類號N5144)。更多相關油品新聞及訊息,民眾可至:食品藥物管理署/油品混充及違法添加銅葉綠素事件專區(HTTP://WWW.FDA.GOV.TW)查詢。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內容類型
服務人員
陳維修
服務電話
(04)7115141轉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