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歷史新聞稿

 

  為了提供消費者更明確之營養標示訊息,讓大家可以選擇更健康、均衡的飲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03年4月15日公告「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並自104年7月1日起實施。
  彰化縣衛生局表示,本次公告內容將糖含量增列為強制標示項目,業者須將產品中所含之糖含量(包含額外添加的,以及食品本身含有的糖量)標示於營養標示欄中,且營養標示之格式由5種改成2種計量方式,業者可選擇以「每份及每100公克/毫升」方式標示或以「每份及每日參考值百分比(%)」方式標示。
  彰化縣衛生局呼籲,除維生素礦物質類之錠狀、膠囊狀食品、礦泉水、…

        彰化縣衛生局為維護縣民游泳之衛生安全,已於日前完成103年4月份第1次本縣游泳場所池水及附設水療等池水抽驗工作。抽驗結果(如附件)除於縣府及該局網站公布供縣民查閱外,並在各營業場所醒目處公布欄張貼公告,以作為縣民消費之參考。

        衛生局於4月7-9日抽驗本縣18家游泳池業者,池水檢體共計27池,檢驗項目包括酸鹼值、自由有效餘氯、一般細菌殖數及大腸桿菌,檢驗結果均合格。另抽驗其附設水療池檢體計30池,…

        為提供消費者清楚之蔬果汁資訊,保障民眾權益,衛生福利部已於103年3月3日公告修正「宣稱含果蔬汁之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凡外包裝標示宣稱含果蔬汁名稱或有果蔬圖樣之飲料,應於外包裝正面明顯處標示原汁含有率及相關醒語,並自今(103)年7月1日(以產品製造日期為準)起實施。

       衛生局表示,本次修正新增規定重點包括:

ㄧ、果蔬汁總含量達10%以上者:應標示原汁含有率;由2種果蔬汁混合者,…

為保障學童營養午餐衛生安全,衛生局日前會同教育處前往學校午餐餐盒工廠及食材供應商進行食材抽驗共計59件,檢驗結果有6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0%。

    衛生局表示,依循源頭管理策略針對縣內營養午餐餐盒工廠及食材供應商進行食材抽驗,抽驗之食材包括肉類、蔬菜、雞蛋、魚漿煉製品、醃漬蔬菜及醬菜等共59件,抽驗結果5件醃漬醬菜類(淡榨菜、筍干、蔭瓜及碎瓜2件)檢出防腐劑苯甲酸及漂白劑二氧化硫超量、1件碎瓜檢出違法添加甜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cyclamate)、另有1件包心菜檢出殘留農藥待克利與規定不符(…

        所謂病媒係指會直接或間接污染食品或媒介病原體之小動物或昆蟲,如老鼠、蟑螂、蚊、蠅、臭蟲、蚤、蝨及蜘蛛等。時序進入夏天,天氣炎熱,蒼蠅繁殖快速,餐飲及食品販賣業者之建築與設施,應實施有效之病媒防治措施(如風除室、紗窗、空氣門),不得發現有病媒或其出沒之痕跡。衛生局將針對下列數項加強稽查。

        未包裝之烘焙食品販賣時是否應使用清潔之器具裝貯,分類陳列,並應有防止污染之措施及設備。

 …

    為維護學童飲食安全及健康,且能享用美味衛生兼俱的活力餐點,彰化縣衛生局會同教育處針對縣內餐盒工廠進行稽查,稽查項目包含:「建築與設施」、「設備器具及操作衛生」、「倉儲管理及留樣」、「從業人員衛生與相關資料」、「食材製程的流程」、「原料、材料貯存應遵行先進先出,可追溯來源資料的正確性完整性」及蓄水池的清洗紀錄、清潔消毒用品的管制、衛生自主管理的狀況…等等。

    衛生局將持續加強稽查提升營養午餐之品質,使學童吃的安心又健康。

 

      炎夏即將到來,外出活動需注意防曬,一般市售防曬產品對防曬效果之標示有SPF及PA 2種 1.標示SPF之防曬效果抗UVB之效果指標為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 SPF],係指經紫外線照射,受防曬劑保護皮膚產生紅斑之最少紫外線量[minimal erythema dose, MED]與無防曬劑保護皮膚產生紅斑之最少紫外線量之比值。簡單來說,例如一般人在太陽下曝曬10分鐘,就會曬傷。使用SPF15之防曬產品,即可以延長被曬傷的時間15倍,也就是150分鐘才會曬傷。 2.…

    彰化縣衛生局為確保民眾使用免洗(竹)筷之安全,特針對轄內賣場、超市、雜貨店販賣之免洗(竹)筷進行抽驗,共計抽驗11件,檢驗項目為殺菌劑(過氧化氫)及漂白劑(二氧化硫),檢驗結果皆符合規定。
    衛生局提醒民眾選購免洗筷,應注意是否有標示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地址及有效日期等事項。使用前先「看一看、聞一聞」,「看一看」竹筷或木筷是否保有原來的顏色,如果太白就可能有過度漂白的風險;「聞一聞」是否有酸味,酸味意味著曾經用了過量的亞硫酸鹽,而有殘留過量二氧化硫之虞;並注意是否有蟲蛀或發霉之情形。…

  夏天漸漸來臨,飲料冰品常被民眾拿來當作消暑的選擇,台灣的飲料種類繁多而且非常容易購得,大街小巷幾乎都有飲料專賣店或是便利商店。常喝飲料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首先最大影響就是含糖量過高,業者為了增加飲料口感,市售飲料常添加過多的糖,導致攝取多餘的熱量,另外飲料驗出大腸桿菌超標的案例層出不窮,雖然許多店家打著使用RO淨水的口號來調配飲料,但是必須定期更換濾心及水質檢測,這些細節若沒注意,往往就是食品變質的開端。最後就是添加物不易察覺,市售飲料為了降低成本、便利、增加風味及穩定口味等因素,往往使用各種添加物、色素來製備飲料,如果長期大量飲用,亦有可能造成身體的負擔。…

   為強化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國人健康及消費權益,新修正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已於103年2月5日經總統令公布,從食品業者管理及消費者保護等多面向整體再予加強,全面推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八大行動綱領,包括強化食品業者登陸制度、精進食品追蹤及追溯系統、源頭控管食品添加物、建置食品三級品管機制、完善基因改造食品原料管理、鼓勵檢舉、大幅加重罰則及成立食品安全保護基金等項㎞㎏,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上述「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八大行動綱領」,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備有淺顯易懂之宣導短片,可上該署署網首頁>影音專區(…